支付产业网

标题: 支付牌照发放后为什么行业内没有收购和清理呢 [打印本页]

作者: zhubo0124    时间: 2011-12-13 09:28
标题: 支付牌照发放后为什么行业内没有收购和清理呢
2011年支付牌照年,发放了40张牌照了,公示了240多年,但原来预想的行业内的并购出了支付宝收购了安卡支付外,没有其他动静,大家觉的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 jimlulu    时间: 2011-12-13 09:59
先占沙发,再说问题,“公示了240多年”,大家应该都能看懂,就是公示了240多家的意思,打字太快的原因~原因也许就是央行态度不明朗,大家不敢放手大干。所以还是谨慎做自己的。同时未公示的企业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在当地的商户和用户。但是中国市场很大,完全可以先占领空地,还未到必须要兼并小鱼的地步。
作者: Tree    时间: 2011-12-13 10:39
围观中
作者: vesslan-sll    时间: 2011-12-13 14:43
央行态度,工信部标准都是影响市场的原因啊
作者: javalga    时间: 2011-12-14 10:38
现在内部都斗争的厉害了吧。银联? 哈
作者: 逍遥江湖的幸福    时间: 2011-12-14 10:40
牌照还在发放中,政策还不明朗,估计明年兼并、收购与清退此类动作会比较多,未来将是“知名企业占主导,小企业创特色”的格局,中国这么大,总有混饭的地!
作者: 逍遥江湖的幸福    时间: 2011-12-14 10:46
牌照发放固然问题很多,很周折,其实央行最头痛的是接下来如何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监管的工作,如何处理没拿到牌照的企业?如何对后续申请企业的审批资格约定?如何权衡银行与支付机构利益的问题?不管是拿到牌的、没拿到牌的、快拿到牌的以及还想拿牌的,政策明朗总是第一导向,中国的政策变化太快,操刀太快不见得是好事!想必大家都在等吧!
作者: dixon    时间: 2011-12-14 10:58
央行相关人士在此透露“口径”:如果9月1日前企业未获牌照,只要企业的牌照申请已被央行受理并进入公示阶段,那么已经销售的预付卡(存量卡)便可继续使用,只是可能不允许再发行新卡(增量卡)。

作者: guojinchun    时间: 2011-12-15 09:24
牌照是发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定位到底怎么样,其实大家都没有谱,现在的牌照更多的是对原开展业务的身份证明,至于新拓展业务或者支付牌照允许开展的很多业务,本质上和银行、银联是竞争关系,搞大了银行和银行都会封杀第三方,第三方企业本来就在银联和银行的夹缝中生存,怎么敢得罪银联和银行?
作者: TNMYJ    时间: 2011-12-15 15:30
还有电信运营商、广电、海航在庙等啊
作者: jiqing720180    时间: 2011-12-19 18:53
牌照不是关键,关键是业务浸淫的有多深,大的三方也不见的有那么大的胃口,一个是不明朗,管理规定还没细化出来,在一个有听说哪家支付公司盈利非常牛逼么,没赢利说明业务模式还需要探索咧,地方性的机构哪有想把自己卖了的,好多地方性的行业性预付卡的资金沉淀那么大,肥肉没事乱并购什么
作者: 米兰城的十三豆    时间: 2011-12-20 21:10
行业边界还不清晰,大家看不到这个饼能画多大,那些才是真正能赚钱的。政策模糊,管理办法的出台一变再变。
作者: boluomi    时间: 2011-12-21 09:06
这你就不懂了吧,公示的企业还在盼能申领牌照的希望,一棵树上吊着呢?还没有公示的企业,他也乐得欢,这省的你去监管,沉淀资金先用着吧,走一步看一步吧,这就是资本,反正死猪不拍开水烫,照样拼命发卡;而已申领牌照的企业,他去收购公司,谈何容易,现在第三方企业已矫枉过正,监管层层加码,私募基金、战略投资者等不敢轻易出牌,这个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和亏损行业,现在能有几家报表是盈利的?!盈利的也是前期巨额亏损和投资形成,暂时盈利。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行业趋势走向健康
作者: boluomi    时间: 2011-12-21 09:15
这个问题其实也简单,稍微想想就明白了
作者: unionpay    时间: 2011-12-21 12:37
刚发你就收购,想卖个好价钱,你得先做市场啊,牌搞定地方中心支行 基本上就可以了!你以为牌有多难拿吗?你以为央行派人到地方上查?
作者: Bert    时间: 2011-12-21 14:00
回答之前先反对下楼主的问题,据我所知收购及变相收购现象还是有那么十几例的,只是大家在政策没有完全尘埃落定时没有声张而已
分别从三个方面回答:
第一:政策因素,支付监管的那帮人还是很聪明的,基本上发卡企业的利润点和洗钱呀什么的东东,他们还是都懂的也都明白的。他们现在想的是怎么能让行业规范了,最小的降低腐败和洗钱的发生概率,还有就是要给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一个生存的空间,又不想给太大的空间,在权衡综合调整出一个合理的度的问题。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还是存在未知之数的。

第二:有收购能力的支付企业:有能力收购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收购,这考虑着当下时机,和企业自身市场发展状况等问题。不是因为对方好,我就一定要买,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自身市场根基都不能特别稳固的情况下,在政策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再好吃的东西也是要谨慎去吃的,可能会蹦了牙齿的。

第三:被收购对象本身的问题。如果想被收购,就要有自个的特色,自己的优势亮点。谁能说241一家公司里全是有特色的,说白了,就是没有被收购的价值,有价值的一般也不差钱。如果有人说,像许多小的预付卡企业他们有商户资源,有完整的运作系统等。那么你告诉我,你想要多少钱,什么起码2000万以上,好吧,对不起你走吧!我认为你不值,第一,系统呀什么的我有我不缺,我看重的只是你的市场商户资源而已,你有多少家1000家有吗,没有的话肯定面谈,有的话又能说明什么呢,我相信我外包出一台POS机300-500块钱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干的,这能用多少钱就是费点时间而已。这样算下来像一些小的预付卡公司,没有什么可卖的,偏偏定价还那么高,谁买谁吃亏……
作者: muzzing    时间: 2011-12-21 17:29
现在的情况是有牌照的都认为自己很值钱,没牌照的都在掂量是申请个牌照合算,还是买个有牌照的合算。关键问题是目前合法牌照的路子并没有被封死,有钱有关系还是可以弄到的。不过并购还是会发生,某知名第三方正在积极寻求被并购,只是估值虚高加经营不善,还需要时间,拭目以待吧。
作者: flyinbedw    时间: 2011-12-30 16:10
Bert 发表于 2011-12-21 14:00
回答之前先反对下楼主的问题,据我所知收购及变相收购现象还是有那么十几例的,只是大家在政策没有完全尘埃 ...

个人认为,并购只是时间问题,蛋糕再大也总会吃完,而且肯定不够吃,会饿死好多企业,而且市场商户资源并不是某一家或者某几家第三方公司就能够垄断的,市场越发展,商户认可度越高,商户资源就越不值钱,更加值钱的是发卡的渠道,这才是小的预付卡公司定价高的原因
作者: wulaiwzs    时间: 2012-1-17 19:05
支付行业本来没核心技术,商家的忠诚度也不高,除非进入全新领域,否则收购他干什么呢?互联网行业本来就是赢家通吃
作者: asirwan    时间: 2012-1-18 09:33
第三方弥补了部分银行的短板,这种微妙的关系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作者: ypq126    时间: 2012-1-19 22:00
简单的问题---因为时间还没到,还欠火候
作者: 晓东的    时间: 2012-1-20 15:56
央行政策尚未明晰,管理办法尚未正式发布,牌照经营范围和牌照本身存在变数。业务的互补性比较低,牌照本身价值一般,有价值的是公司的商户、用户、模式等核心资源,目前200多家申牌企业,鱼龙混杂,对于排名靠前的支付公司而言,吸引力太低。
作者: fdzhu    时间: 2012-1-25 23:11
拿到牌的企业,它的价值还要取决于央行发了多少张牌。如果牌太多,那么牌就不值钱了。在央行发牌没有结束之前,谁都搞不清楚一张牌究竟值多少钱。所以交易很难发生。
作者: jimyjia    时间: 2012-1-28 23:49
1、市场规则还不全面,不成熟;
2、央行监管还不全面,不到位;
3、牌照发放还在继续;
只有上述条件改变,没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不能营业了,并购活动才能大规模展开。
市场才能逐步走向规范、有序。
作者: double0510    时间: 2013-3-7 10:04
围观 学习
作者: alinds    时间: 2013-3-7 14:33
还没到时候。现在获牌的是正在进行支付业务的企业,申请可取得,还不稀缺。




欢迎光临 支付产业网 (http://paynew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